成年人每天至少要喝1.5升水
3月22日是世界水日,昨日,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在“2012年飲水與健康消費者論壇”中公布了一項面向廣東省內8個主要城市1800個消費者的《2012年廣東省消費者飲用水狀況調查》。調查數據顯示,消費者對健康飲水的概念還是甚為模糊,沒有養成規律性飲水的良好習慣。營養專家指出,消費者飲水的關鍵是安全,沒有安全就談不上健康。但安全飲水不等于健康飲水,消費者應在安全飲水的基礎上,進一步考慮健康飲水。
昨日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《2012年廣東省消費者飲用水狀況調查》調查數據顯示,20%的消費者認為應感到口渴時才喝水,38%的消費者認為應盡量多喝。良好的飲水習慣還沒在消費者中普遍養成。
此外,調查還顯示,在飲用水的類型選擇上,近8成的人分不清市場上的飲用水類型,認為所有瓶裝水都是礦泉水。而飲用水來源方面,選擇自來水的消費者占44%,桶裝水占34%,過濾凈化直飲水的占15%,瓶裝水占6%。分析表明,選擇桶裝水的消費者群體在逐步提高,達到了34%,雖然與選用自來水的消費者群體有10個百分比的差距,但反映廣大消費者已逐步傾向于選擇方便安全的飲用水來源。
許多人不知道每天應該喝多少水,事實上很多人處于脫水狀態。中山大學公共營養學院蘇宜香教授表示,人們往往認為感到口渴才需要補水,其實當人感到口渴想要喝水的時候,身體內失水已經達到2%了,這時身體的有些功能開始處于下降狀態。蘇宜香教授指出,健康生活方式還是從生活基本的飲食起居做起,其中“飲”這一環節對人體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。華南地區常年氣溫偏高,建議成年人每天至少喝1.5升水,而且還要養成主動飲水的習慣,不要等口渴的時候才想到去喝水。
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營養科主任陳超剛認為,在補充足量水的同時也不要忽略了健康優質水的選擇,消費者應該選擇更適合自己健康的水。陳超剛主任建議,健康飲水先是符合衛生與安全標準、同時來自地下深層天然水源的水,受大自然層層保護、不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,水質有保障。在此基礎上,健康水天然含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,而這些天然礦物質的獨特組合是不可人工模擬的,長期飲用有益健康。符合這兩個要求的水,具代表性的就是來自地底深層的天然礦泉水。
在現今物質豐富的社會,市面上有許多可選擇的飲料,如碳酸飲料、果汁飲料、奶飲料、茶飲料。蘇宜香教授還特別指出,人們常以為只要是液體就可以代替飲水,其實不然。雖然同為液體,水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其實是無可取代的。
目前市面上單是水飲品就有純凈水、蒸餾水和礦泉水等。陳超剛主任表示,純凈水和蒸餾水由于缺乏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,建議不宜長期飲用。由于礦泉水來自地下水源,在生成的過程中,獲取了巖石中的天然礦物成分,并非后期添加,所以更容易滲入細胞,人體吸收率能夠達到90%以上。因而自然界天然礦泉水是天然健康的水。中國達能飲料副總裁周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:“礦泉水是珍貴稀有的大自然優質水源,我們很重視水資源的再生循環及可持續發展。礦泉水生產企業只有在保護水源地時對水源源頭、水源保護區和集水區實施全面保護,加上在灌裝過程確保水與外界零接觸,才能使消費者喝到精華的礦泉水?!?/p>
蘇宜香: “早中晚”三杯水至關重要
中山大學公共營養學院教授表示,水是生存的必需品,一個正常成年人,身體的60%到70%是水。沒有食物我們可活上2個月,但是沒有水只能活幾天。事實上,很多人處于脫水狀態。我們強調每天至少喝1.5升水,而且一定要有規律的,早上起來,午休以后,睡前這三杯,其它可考慮隨意性喝水。應當記住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,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基本的規律性喝水。
陳超剛:早晨飲水有三個選擇
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營養科主任陳超剛表示,早晨這杯水選以下三種:一種是清澈的水,礦泉水和白開水皆可,能夠降低人體血液粘稠度;第二種是檸檬+礦泉水,檸檬酸能夠增加早晨的食欲,同時檸檬酸的分子小,不影響腎臟代謝,有利于排尿;第三種是淡鹽水,它對便秘的人非常有好處。
馬幼祺:鑒別優質天然礦泉水要看水源
市面上有那么多牌子的天然礦泉水,消費者如何鑒別優質天然礦泉水?廣東瓶裝水協會專家組組長馬幼祺教授表示,優質的天然礦泉水一定是來自好的地下水源。因為優質的水源地具有獨特的地質結構,能夠很好地把來自大自然的水進行天然的保護和凈化,更重要的是這些好的水源地及其集水區還需要進行持續地保護。例如廣東省龍門嘉龍仙泉就是比較優質的水源地。而以地表水為原水的一些水種,受到人類活動污染的可能性就比較大,而且礦物質含量和種類,也跟天然礦泉水無法比擬。